【本文導讀】輕松轉入精益生產 稱作精益并非偶然,就象一個人開始進行新的飲食---鍛煉計劃一樣,企業轉入精益生產也非易事。實施精益生產首先要具備有關精益生產系統和程序方面的技術知識。但
輕松轉入精益生產
稱作“精益”并非偶然,就象一個人開始進行新的飲食---鍛煉計劃一樣,企業轉入精益生產也非易事。實施精益生產首先要具備有關精益生產系統和程序方面的技術知識。但是,實施精益生產卻往往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向精益生產的過渡牽涉到人,牽涉到他們的思想有什么樣變化,或干脆沒有變化。
作為汽車產品全球供應商---Dana公司汽車零配件集團負責持續改善的董事,Jim Van Gieson領導了公司精益生產變革。經過十幾年的實踐,他了解實施精益變革的所有技術細節。但是,他卻遇到了非技術性的關鍵問題,那就是,如何去改變人們舊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Van Gieson成功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的答案包含三部分的內容:從內部挑選那些對變革充滿熱情的人;對他們進行充分的培訓;確保管理層無條件地支持他們。
候選人確定之后的培訓是從一個為期一周的特別討論會開始的,這是一個自發性的項目,后來證明它的作用非常大。然后是更多的研究,并在各自的部門率先進行接力式精益生產實踐。
在Dana公司,指導實施精益生產的是一個稱之為IMPACT(提高績效,創造協作團隊)的標準,在日本語中稱為5S和kaizen。5S是指seiri(組織)、seiton(整潔)、seiso(清掃)、seiketsu(標準化)和shitsuke(紀律)(編者注:此處5S表述譯自英文,與日語原文表述有差異,應為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這一標準的目的是為了消除混亂、減少浪費。
IMPACT手冊上的文字通俗易懂,卡通插圖、對話輕松活潑,引導專家和團隊依次進行變革所需的每一步驟。
Van Gieson說,“他們看見,我們做到了我們所說的,并且還要繼續做下去,這就帶來了大家對我們的信任,而信任帶來的是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