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訪豐田,感知中國管理的留個痛 不久前我和一批總裁班學員參觀了日本豐田的工廠之后,他們震撼了,他們中有人甚至表示,看了豐田之后發現,我們在管理上還沒有入門。當然可能有人會反
訪豐田,感知中國管理的六個“痛”
不久前我和一批總裁班學員參觀了日本豐田的工廠之后,他們震撼了,他們中有人甚至表示,看了豐田之后發現,我們在管理上還沒有入門。當然可能有人會反駁,國內有海爾、聯想等大牌如何了得,但是客觀地說,和豐田比起來,即便是海爾、聯想的管理也實在太初級了。在筆者看來,中國管理在以下六個方面差距巨大,需要及時“醫治”。
第一,有理想沒信仰。
我們從來就不缺偉大的理想,為國爭光、報效祖國、走向世界、無私奉獻等等都是不錯的理想。但是我們卻沒有信仰,缺乏對“道”(因果報應等天道、地道、人道)的敬畏,人們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獄,所以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不擇手段,并最終與理想嚴重背離。
第二,有組織沒傳承。
企業是通過一個組織來運營的,為了使組織更具活力,必要的更替實屬正常。問題在于,在實施組織更替時沒有傳承的機制。比如,中國企業也會有領導更迭,而每一次的更迭都是從頭再來,很少對前任(思想、理念、經驗和智慧等)的繼承和發揚(傳承)。如此這般,使得管理沒有積累,水平得不到提高。
第三,有目標沒戰略。
國內企業管理大體都一樣,高層特別喜歡提目標,比如名次目標、銷售額目標等等。提出目標之后就期望通過考核來達成目標,考核不過就換人。高層不能針對目標提出有效的戰略(超越對手的競爭策略),更沒有將戰略分解為課題、措施和落實為員工的行動,這是高層典型的失職瀆職行為。
第四,有制度沒文化。
“管理靠制度”這句話早已經深入人心,甚至達到制度迷信的程度。但是大量的制度往往成為擺設,并不能被廣大被管理者所接受,更不能成為員工自覺的行動,好的組織文化也就無從談起。沒有好的組織文化約束,就會出現各類刺頭挑戰制度和管束的情況,組織就會陷入內耗不斷的境地。
第五,有口號沒措施。
在組織管理過程中,空洞的口號比比皆是,信手拈來。所謂空洞的口號就是那些大話、空話和套話,比如強化內部管理、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執行力之類的。但是,管理者卻很少研究強化管理、提高執行力的具體措施,沒有措施的保障,再好的愿望都是一句空話。
第六,有管制沒參與。
人們除了對制度的迷信之外,還有對管制和監督的熱衷。企業高層習慣要求中層管理著加強對員工的監督,旨在通過管束員工來做好管理。年初動員和年終總結會上大都是領導臺上講話,員工臺下鼓掌,充當看客和拉拉隊的角色。員工缺乏參與感,感覺自己僅僅是領導的工具而已。
如果以上六個“痛”不能得到有效醫治,正逐步失去資源(原材料和人工)價格優勢的國內企業將陷入更深重的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