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如何讀懂兩會與中國制造2025? 兩會在即,全國人民進入兩會時間。本篇文章為您獨家解讀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如何讀懂兩會與中國制造2025之間的鏈接點! 我們先從資本市場的政策鏈條看,從中央到地方,其實都很強調資金進實體,強調M2不能和GDP扭曲,不能以錢炒錢,杜絕偽創新。所以從這個情況看,2016年既要供給側改革,又要適度擴大需求,這兩者并不矛盾;現在的問題是適度擴大需求,同時進決策層想法都是資金進實體,所以今年大概率經濟比想象
如何讀懂“兩會”與“中國制造2025”?
兩會在即,全國人民進入“兩會時間”。本篇文章為您獨家解讀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如何“讀懂”“兩會”與中國制造2025之間的鏈接點!
我們先從資本市場的政策鏈條看,從中央到地方,其實都很強調資金進實體,強調M2不能和GDP扭曲,不能以錢炒錢,杜絕偽創新。所以從這個情況看,2016年既要供給側改革,又要適度擴大需求,這兩者并不矛盾;現在的問題是適度擴大需求,同時進決策層想法都是資金進實體,所以今年大概率經濟比想象的要好,尤其實體、基建比2015年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目前政策上偏重支持實體,供給側改革的同時適度擴大需求,這個思維的巔峰在兩會達到一個很好的預期。
“供給側改革”毋庸置疑,將會是兩會的“重中之重”。我們再看從近期國務院的會議精神傳達以及動向里再來尋找“中國制造2025”這個國家戰略與“供給側”改革的鏈接點在何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2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金融支持工業增效升級的措施,壯大實體經濟基礎;決定推動《中國制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會議指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促進制造業升級等發揮了積極作用,這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引導企業適應和引領市場,在“中國制造+互聯網”上盡快取得突破,實現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
2月1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宣布國內首個“工業互聯網聯盟”成立,作為工信部積極落實“中國制造+互聯網”落地的實質性落地動作!春節沒幾天了,從國務院到工信部,密集發聲中國制造2025,并首次提出這個國家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鏈接,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制造2025是這場改革大戲里的排頭兵!
回到今天的主題:制造業的長線投資主題應該是什么?我們該用什么邏輯去支撐這個主題?當今的中國,不缺熱點!傳媒、文化、生物、石墨稀、宇宙外星人!但立國之本到底是什么?
“中國制造2025”與“兩會”
【立國之本】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十八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上了點年紀的人,應該對第一二三產業的劃分是有印象的:
第一產業包括農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包括制造業、采掘業、建筑業和公共工程等;
第三產業包括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業、運輸、通訊業、服務業及其他非物質生產部門。
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這樣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
第一產業為第二三產業奠定基礎;
第二產業是三大產業的核心,對第一產業有帶動作用;
第一二產業為第三產業創造條件,第三產業發展促進第一二產業的進步。
作為第二產業核心的制造業,其實是三大產業中核心的核心。
【產業變局】
2008以后,特別是2010開始,情況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以大家都熟悉的工業4.0的劃分,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新技術,特別是移動互利網的迅速普及,制造業的作業方式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1)從生產模式來看:工廠的生產,越來越趨向于個性化;
(2)從供應鏈模式來看:工廠的生產,越來越希望去貼近于需求,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3)從新技術引起的生產要素再組合來看:移動互聯網,特別是物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讓生產過程中的要素組合方式由線性模式變成網狀模式,節奏由逐層變為多維。
“中國制造2025”與“兩會”
【國家戰略】
其實自從《中國制造2025》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15年05月08日頒布后,高端制造成為國家戰略是一個鐵板釘釘的事情了。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具體的戰術和指標在支撐著整個國家戰略:
(1)“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第一步:力爭用十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到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和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優勢行業形成全球創新引領能力,全面實現工業化;
第三步: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制造業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2)“九大法寶”力促國家戰略堅實落地!
提高國家制造業創新能力:
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
強化工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能力;
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全面推行綠色制造;
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
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逐步化解過剩產能,促進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制造業布局;
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
提高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中國制造2025”與“兩會”
【點評】
首先,高端制造成為國家戰略,是一個歷史的必然選擇。作為所謂制造業的大國,我們一直引以為豪的“世界工廠”其實知道的都知道,就是一個“世界廉價作坊”。講作坊,可能會刺痛大家的心,其實我也很痛心。回想自己在制造業的日子里,每天拼命工作,但一旦遇到“上游芯片廠商”或者“終端所謂世界級大買家”,我在商務談判里沒有任何話語權,因為,我們只是在“組裝”!
其次,本屆政府給我的感覺就是“干你沒商量”!不是在耍嘴皮子而是(真要干——真在干——真敢干——真會干)國家沒有給你來虛的,具體的“量化”指標是壓在每個政府大員的腦袋頂上!由于業務關系,曾經經常接觸政府的領導們,明顯感覺到,從今年開始,相關部門的領導們開始高度重視這個國家戰略了,大學的老師和企業家們也被經常要求去給他們做講座,這就是力度的最好表現!
最后,這個國家再不去做轉型,我們還有什么競爭力?便宜的東西我們不做,東南亞拿走了,值錢的東西我們做不了,歐洲工業4.0全把你滅了!需要開干了,這其實已經變成了每一個制造人心中的空氣和水,是要活命用的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中國制造2025題材下的“高端制造”題材與板塊,都將會是“全國兩會”與“資本市場”共同關注的焦點中的焦點!2016,注定是一個“中國制造2025”戰略迎風啟航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