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二十年代,大家都有很多的暢想,相信很多企業的戰略已經對未來十年做了規劃。但估計很少有人能夠預料到,在年尾會以一場規模空前、影響深遠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擾亂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從我們意識到這場疫情的存在,到今天,差不多一個多月的時間,對于每個人來說,這段時間都無比漫長。無論是作為投資人、創業者還是管理層,或者普通員工,都是非常難忘的一段經歷。下面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和企業所帶來的影響:
截止2020年02月24日12時全國確診新冠肺炎疫情病例77262例,還有3434例疑似病例待確診,如果全部確診,全國新冠肺炎病例將為80696例,無論病毒是怎么來的,已經發生了,全國上下就必須同心協力抗擊新冠疫情。我們先看疫情帶來的危害。
疫情爆發后,國家馬上拉響警報,所有的人都被動的關在家里, 生活、工作、經濟運行戛然而止,每個人都待在家里足不出戶以杜絕新冠病毒的傳染。當然,那些被感染的人們也在積極的治療。實際上遭殃的不僅是個人,還有更多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門店等服務型企業,無一不面臨巨大的挑戰,甚至還會有企業撐不下去,最終倒閉。這種大環境下,其實全國大部分企業都受到了影響。
這讓我們真正見識了“蝴蝶效應”的威力。現在任何一個防疫環節的微小漏洞,如果處理不當,都將會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強化個人安全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是“后疫情時代”各企業負責人的首要責任,確實也增加了企業安全管理的新內容和管理的難度。
即使開工后,大部分企業的管理系統與營銷系統基本都選擇網絡運營,這代表了未來辦公的趨勢。網上購物、現場課程、遠程辦公、在線娛樂、智能制造都逆勢上揚,這種未來辦公趨勢讓我們重新思考企業與員工的關系。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會讓員工在很大程度上戴口罩工作,增加了大家的恐懼心理,可能會影響企業的生產和工作效率。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危害性,增加了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恐懼,至少半年內讓人們之間“隔閡”難以消除,疫情的防控心態會讓大家都患有短期的社交恐懼癥,影響了社會的和諧性。
如果抗疫順利,真正投入運行的企業大都在四月份,這樣,企業的生產時間就由四個季度減少至三個季度,而且還面臨著人員短缺,原材料不到位的意外情況。所以,如何有效的組織生產,及時滿足客戶需求,完成2020年的生產任務和工作計劃成了企業當務之急!
根據企業管理現狀和制造業的特點,結合當下疫情事實,慧潤專家給大家做以下分析,以減少企業因疫情而造成的損失:
一、企業全面導入精益管理
因為精益生產的指導思想就是用一半的人員、一半的生產場地、一半的生產周期、一半的投資,生產出更高品質的產品,這種思想是企業競爭致勝的核心。企業導入精益管理可以大大減少新冠疫情多帶來時間和生產的損失,增加企業的競爭力,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流程和標準 以提高效率為目的的管理流程和工藝流程的精簡和優化是精益管理的第一步,細化和完善現有的工藝和操作SOP,增強品質保證,降低成本,減少安全事故。流程要精簡,必須是以提高效率為目的的流程簡化,遵循ECRS原則,最終落實在實效上。SOP要做到工藝、技術、設備、數據相融合,遵循CDC作業規程和VMS原則。品質提升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點,企業一定要把提升品質放到企業管理的戰略高度,讓我們的品質更上一層樓。
2、生產計劃 生產計劃要做到精益生產計劃,把計劃做細,盡量用最小的時間單位來量化生產量,計劃做到以天或小時為單位。提高納期的準時性和準確性,保證客戶的滿意度。
3、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要做好優化和布局,將現場的浪費盡量消除,減少八大浪費和六大源頭,徹底實施5S,提高現場管理的效率。
4、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要做到物料流動速度最大化、庫存滯留最小化、管理定置化和目視化、提高庫存周轉率等幾個方面來優化物料和庫存管理,降低物料的資金成本占用,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5、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要做好基本的AM(自主保全)和PM(專業保全),即做好設備的日常維護和專業維保,日常維護要做精做細,專業維護要計劃嚴謹,制定《2020年設備預防性維修計劃》做出來并徹底實施方案,同時要做好設備節能減排和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改造,以及設備的防錯改善、目視化改善等,提高設備的智能化管理水平,為工業4.0打好基礎。同時,也要做好設備的備品備件管理,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保證產品品質和納期,降低制造成本。
6、數據管理 數據管理方面要加強工藝、品質、設備、物料等數據的采集歸納和統籌分析工作,各類數據遵循“DMAIC”(定義—測量—分析—改善—控制)原則,優化各種管理標準SOP,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即使企業管理提升的主要手段,是提升品質的必由之路,也是為將來企業的MES系統和ERP系統的徹底融合打下基礎。
7、安環方面 根據不同的企業做好PSM(化工及危險行業)和BBS以及EHS的體系建設工作,將環保和安全與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相結合。建議公司成立疫情控制小組,有專門的人來負責(消毒、檢查、防疫物資的管理和分發)。工作人員盡量做到隔離最小化,能以個人為單位隔離就以個人為單位隔離,不能以個人為單位要做到以小組為單位,班組交接不見面,班組交接前,疫情控制部門消毒人員進行消毒后再上崗,盡量將疫情降至最小化。
8、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要做到切實可行,改革傳統的績效考核指標,通過精益生產體系的導入,將各個績效管理指標由定性化做到定量化,由主觀臆斷變為客觀數據,提高績效指標的容易判斷性和客觀公平性,減低傳統績效的負面影響,激勵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增加團隊的凝聚力。(傳統績效考核很容易破壞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9、消除計件制。詳細內容可以參閱(微信搜索公眾號:huirun-consulting 民營企業推行精益的攔路虎——計件制)二、構建精益供應鏈
精益供應鏈就是如何更好的處理企業自身的發展與上下游企業和諧發展的關系,它來源于精益管理,將從產品設計到顧客獲得產品,整個過程所必需的步驟和合作伙伴整合起來,快速響應顧客多變的需求,其核心是減少、消除企業中的浪費和企業之間的浪費,使整個供應鏈都推行精益管理,用盡可能少的資源,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需求。精益供應鏈的出現,成為減少浪費、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供強化的客戶價值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三、做好員工的思想和培訓工作
除了疫情危害所帶來的恐懼心理,加強人員心理疏導外,精益思想的徹底轉變是推行精益管理的基礎,也是推行精益管理的關鍵,加強培訓體系的完善性,定期舉行精益管理培訓和研討會,以提升團隊協作的活力,增強管理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后期的精益管理打好基礎。
四、做好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調整好現金流、凈利潤、規模增長的關系,降低庫存,增強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總之就是讓企業賬面有充足的資金以應對各種未知市場的變化。
我們相信疫情過后,會釋放更大的市場空間,到時候又是一個百花爭艷、百舸爭流的燦爛局面。國家在宏觀政策面也出臺了很多優惠措施,包括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減稅降費、金融服務、租金減免和穩崗補貼等等。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相信將會不斷緩解經濟運行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
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不要等國家和政府給我們優惠政策,我們必須從自身不足開始剖析,狠抓精益管理,練好內功,與時俱進,讓企業管理升級不再是一句空話。企業只要上下一致,員工和老板一心,同甘共苦,共度難關,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用一副全新的面貌投入到生產、生活和工作中。讓我們充滿信心,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